又见年度十佳!旧相识与新发现,肥内为你盘点2016~
文 | 肥内(台北)
编 | 凯琳(天津)
今年由于比较积极参与影展活动,相较于过去几年来说,较多“热片”是在年度中看完的,总算也比较可以列出一张象样的盘点单子出来。以下是我的2016年度十佳电影。
1. 比海更深(海よりもまだ深く,是枝裕和)
对我来说,毫无悬念是这部,因为它也是我心中是枝最高杰作。尽管我听到很多关于“重复”、“《步履不停》再拍一遍”的言论,不过,首先我感觉它与《步履不停》的相似度也就那么一丁点,两部片讲的内容完全不同,且归家的理由也不同,甚至形式更是相差甚远,其次,如果要以“作者论”的角度来看(你们不也是因为“是枝裕和”这块招牌才看这部片的?)“重复”不是一个基本要求吗?雷诺阿那句“每个人一辈子只拍一部片”的荒谬论调不是经常被拿出来说嘴?怎么是枝重复一下就被骂成猪头?事实上,这部片确实集合了他过去种种优点,或者,应该说是近期(大概可以追溯自《无人知晓》)形式的大成,并且进而用更加婉约的方式,融他自己的生活经验至一个全然虚构的世界而毫不抵触。这种形式有助于不过份地推销片中的主要论述,比如从一而终的死亡阴影,这个含混的印象笼罩在老国宅,以及老母亲身上。贴近又保持距离,提醒又不打扰观众,所以观众注意到可尔必思、存折簿、磨墨与典当砚台,但可能没注意到从外部、远景拍摄良多老家时,怎么凸显出家境差异(只有他们家没安装冷气)和老母孤寂的意象。是枝在这回是将“诗意”与生活片段做了更强大的结合,而他更试图透过构图来讲这件事。第一次看完这部片的时候,我还在想剧作与场面调度之间的关系,尤其在这种“编-导”导演来说,两者本来就无法区辨;第二次到第四次观看的时候都只一再确认了是枝是如何在驾轻就熟的前提下,将心思聚焦在画面上的努力。第一次,是枝让我感觉接近小津晚期的境界了。
2. 毕业会考(Bacalaureat,Cristian Mungiu)
几乎是出乎意料的,五月戞纳的时候,看几个在前线的网友的短评或报导,直觉这部应该是今年戞纳中原本没有预料到但却让我期待的作品。但我没想到的是,进戏院之后,才两个镜头,仅仅两个镜头就掳获我了。要不说对故事的预测(基本上我已经多年不干这种事了),而是每一场戏推敲起来,都像是自己会拍的那样,不只于此,有些戏甚至超出了我的想象,比如那个可能没什么留意的摄像头;还有做为象征存在的后照镜怎么样转移到女儿男友的摩托车(事实上,这位既在场又缺席的男友也从剧作到形象都有一个统一且完整的处理)。所有的一切都汇聚在这短短几天之内,形成可以说是密不通风的剧作;并且就在这短短的数日,以及围绕在男主一家的大小事,从容点出当下人民所遭遇的各种困境与腐败,也唯有把“糟糕”表现得淋漓尽致才有充分的理由去重视这场会考。非常微妙、非常细心,才发现,导演原来也是金牛座。
3. 保持站立(Rester Vertical,Alain Giraudie)
这部片大概演到第二场戏,我就有预感绝对不能轻忽大意,跟《毕业会考》一样,所以立即掏出笔记本,在幽暗的电影院中,借银幕的光来写笔记;但和《毕业会考》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保持站立》几乎没有一刻是我能料想到的,不管是从情节的发展、拍摄方式、构图、表演,甚至说,我试图抓取的普遍性情感,基本都欠奉,或者,不该说欠奉,而是以一种很不可思的方式进行着。但是离开电影院后细想,在很多层面上,对这部片的理解,或许真要把导演的创作轨迹中的共同点考虑进来,这样比较能理解,即使空间不断在变化,且距离很远,但是其实整个影片世界又有其封闭性,不断被拉回重复的场景:迷幻摇滚之家、牧场、港边的家、桥下的游民聚集地、米宏达医生的小屋、玛西的住处……继而会在这几个舞台出现的人,也将反复出场,但身分将不断地转变,端看人物之间的互动关系是怎么搭配的,而这些搭配于是打破了所有常规情感的组合:没有男女老少之分——唯一的差异,大概是这些人里头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胖子!看剧情简介上说明男主角里欧似乎是一位导演,不过片中始终没有揭示他的这项职业,我们充其量看到他有写过剧本的段落;但倘若他是导演,整出戏的诡谲,难道不是他的某种想象之实践吗?有一段他删除的剧本描述,基本跟影片开始无异;甚至在他被软禁时快速撰写出来的剧本断片,也似乎预示了后续的发展。因此,这么疯狂、奇妙的经历,或许搭配着几次在福特车内驾驶座的主观视线,暗示出这部“里欧的梦游仙境”很可能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巨大的片中片,亦即,套层结构中的内外两层再也没有任何区别(有点像沙玛兰的《探访惊魂》主概念)。若然,从里欧在片中的那种混乱来看,跳跃的时间轴、出乎意料的事件发展,难道不是因为他始终写不出剧本而产生的各种错乱与妄想吗?有些网友似乎直接就能联想到巴索里尼,这个我只能隐约感受到,但我倒是想起了另一位意大利导演:费里尼。只是说,在吉罗迪的这部片中,看不到费里尼的那种视觉上的追求(其实也没有巴索里尼的讲究),除了自然风景与天候变化之外,这部片从各个方面都不往表层的“美丽”去呈现,甚至有可能给观众一个感觉是“我摄影机随便架应该都可以找到比你更好的构图吧!”但这些原本就不是导演的诉求,一个脑筋混乱的人不可能按世俗逻辑和普遍常规去设想、构想事物。是的,容我再说一遍,全片基本没有一刻是我能料想得到的,因为,我感觉自己正参与了一次创作过程,这也是始料未及的。
4. 送奶路上(На млијечном путу,Emir Kusturica)
这部已经放过观众几次鸽子的影片,在真正看到的时候,不免有一种欣慰的感觉:影片中大量与动物之间(鹫、蛇)互动的片段想必花费了不少力气。与最近的两部片一样,库斯图里查不断表明了“love it or leave it”的坦然态度,确实一切元素几乎都可以在他过去的作品中去寻找,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木头村的关系,使得他达到更加豁达的状态,战争做为日常的意图也是明确的;但是一种强烈的、对于纯朴性的追求也是坦率的。他总是记得天堂或世外桃源在现世中似是不可能实现的理想,唯有谋求心灵的平静才得以达到那个他方,但修行也成为必然的历练,这也是为何片中那些兽,既要帮忙却也同样对主角们提出考验。所以影片既要结合真实故事(三个),还得融合传说(许多个),才有办法完成这种生命寓言,最终你已经搞不清楚两者之间的界线了。
5. 永远的托词(永い言い訳,西川美和)
对于西川美和的印象一直很纠结,最初接触她的两次经验其实都没有真的让我联想起是枝裕和,倒是每每提到她,总有朋友要再次提醒我她与是枝之间存在的师徒关系。到底是为了她自己还是“是枝之徒”之名去看她的片,实在很难说清楚。而在这部新作中,还真的有一种浓郁得化不开的“是枝味”在里头,甚至让人怀疑她该不会每一场戏都抱着“师父会怎么拍”的心态在创作吧?(连海报都惊人地相似!)然而,另一种纠结在于:假如她能完美复制是枝的风格,那么是枝是否值得被推崇?甚至也有可能给人一种错觉:也许是枝根本没有风格,而是日式家庭剧天生就有这种风格的倾向?尤其是家庭剧一旦需要大量的居家内景,在影调诉求的相近之下,看起来真的会差不多,尤其在狭小空间中,取景的选项也不可能到随心所欲的情况。但是这部片无论如何,在情感上,以及被辩证出来的亲情,确实是深厚的,凌驾是枝《比海更深》,这是无庸置疑的;然而,西川这部题材本身就相对极端,人物处境也都不甚寻常,互动上自然更见奇巧。应该这么说吧,《比海更深》和《永远的托词》应该一起观赏,两者互为表里。但真正惊人的是:是枝仍将自己寓于良多身上,但西川在处理男主角津村时,却宣示了一种“津村就是我”的强大自信,光就这点来说,西川无疑是更叫人赞赏的。
6. 你自己与你所有(당신 자신과 당신의 것,洪尚秀)
洪尚秀的片大多我是看不下的,不过年初才看了《这时对那时错》算是找到了一点观看他的乐趣,岂料规格看起来还要再小一点的《你自己与你所有》才让我看到更纯粹且更精巧的东西,我想他应该就属于这种适合极微条件的作者,不是每个人都能这么干的,那些打着凝视镜头美学的极微影片多数都没法在形式监禁中找到与观众共鸣的趣味性——而这点其实是相当中要的:要长得让观众认同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更让人惊讶的是,这样规模的作品,居然因为基本设定的超现实感,引向了一些非常本质面向的思考;当然,这也正是各种超现实电影试图与观众沟通的部分。如果说去年滨口竜介拍的《欢乐时光》让我嫉妒,那么今年就是洪尚秀这部片让我羡慕,不已。
7. 奥利最开心的一天(Hymyilevä mies,Juho Kuosmanen)
看这部片几乎是始料未及的,似乎先是陆续从一些朋友那里听到也不算太关键的赞许,于是趁着影展放映抓紧机会看了一下,起初对影片内部经营的节奏,特别是关于动态的捕捉上,相当独特,甚至到了有点不太习惯的地步,但是惯性很快让我忽略了这种不适感,也在这样的状态下,身心已完全被拉入影片的世界中,感受人物的世界观,以及影片带来的形式史观。这样的野心居然被挤在不到90分钟的篇幅中,令人应接不暇,就像奥利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民族使命,以及战事也以相同的迅雷不及掩耳来回敬他一样;尽管如此,幸福来得突然却恒常。片末,虚构的剧中人与真实的主角擦肩而过证实了那个剎那永恒。真是一部越回想越好看的作品,导演到底是何方神圣啊!?
8. 当我们17岁(Quand on a 17 ans,André Téchiné)
回想起来,从没善待过这位“影评转”的导演,前几年在朋友力荐下,算是好好把《爱滋味》看了,但再看到这部《当我们17岁》时,仍难辨识出这个导演有什么风格,或许他就是没有;只是巧合的是,我看的这两部片都讲了同志情,可能真的只是巧合……无论如何,这部片是冲着编剧瑟琳·席安玛(Céline Sciamma)来的,且也确实平心而论,这部片在剧作上要比导演上还要抢眼不少,因为关于内心的转折与外在舞台的转移,我相信应该都是在剧本上写定的;当然泰西内也适度地捕捉了这些种种情境与戏剧之间的结合,尤其两位主演的演出,你不会觉得这是女性写的剧本,是的,就是这么精准。她之前都写女生,今年试着写男生、小孩,都没有失准。对于泰西内,我会说“再看看”;对于席安玛,已经路转粉。
9. 凯萨万岁(Hail, Caesar!,Joel and Ethan Coen)
虽说今年看了几部在不同类型上试图做出一些想法的片,像是(差点挤入我十佳的)新版《豪勇七蛟龙》,试图重新定义在这个大理论框架下的西部片本质,或者像《爱乐之城》貌似要向歌舞片致敬(只能是致敬,毕竟它在歌舞场面的缺乏或贫瘠来说,根本不能称上复兴),但也只保守地处理了一下“影坛秘辛”这类可以自然联想的题材,但看来看去,既然似乎都有点不着边,那还不如看科恩兄弟这部更有致敬意味的作品。虽说它是在年初才陆续上映,不过骨子里这部片大概是在纪念电影120岁的生日,透过对好莱坞这个造梦工厂的礼赞来表达的。所以片中试图融入各种好莱坞类型,西部片、歌舞片、惊悚片、史诗片、通俗剧、匪谍片,当然,也是透过“影坛秘辛”的轴心来串连,很明显,这是属于科恩兄弟的“风格练习”。说礼赞,也是非常明显的,透过片中片的互文方式,在四处征战的凯萨向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折服的同时,片厂公关大亨艾迪也推掉了(象征远征)军火公司的运营工作,重回片厂这个造梦的机构,并且,透过乔什·布洛林精准的不露声色演出,还是看得出他如何被这个造梦机器给打动。光是看看“出水芙蓉”一段的处理,你就知道科恩骨子里是怎么样奇异诡谲但始终如一的怪杰。
10. 只要我长大(陈洁瑶)
原本这部片很可能会跟我擦肩而过。在台北电影节上映时,还一度犹豫是否去看,因为许多朋友都强烈推荐这位导演,包括她之前的《不一样的月光》,甚至很多人说前作要优于新片,于是我先找来了《不一样的月光》,看了一开始就有点把我吓到,形式确实相当强,但又不是那种炫技型的,应该说,恰恰没有什么高规格的东西可以拿出来,于是有一种很强烈的“电影零年(比较没那么刺激版)”的感觉,不过因为高密度的形式,让我有点疲倦,后继无力。所以当《只要我长大》几乎在台北电影节囊括了许多主要大奖,成为最大赢家之后,我还是没有很积极想看这部片。直到入围了金马,在报导的业务需求,还是看了一下。不看还好,一看觉得非常惊人,这回她明显降低了形式感,把那些可能禁锢她的手法主义给削弱了后,发现她的影像似乎更贴近于她的主题,且可能因为她对影片的题材与对象之熟悉,轻易地就能透过几个小男孩和他们各自的处境,把整个关于部落原住民的困境给点了出来,且各自的行动与目标也都与原住民问题有关,却不过于渲染。看似散漫中,其实有非常坚实的核心做为串连,当然这个中心一方面透过具体的人,也就是那位身障的女老师来做为象征,不过二方面主要还是在发展中的行动可见对往外扩散的冲动,是如何受到一个核心的传统思维做为引力的中心,这还是抽象的。这位导演要是持续创作,应该会有更强大的东西跑出来,属于天才型的,指日可待。
-FIN-
点击关键词查看往期精选
欢迎参与深焦口碑榜